清华学长说高考:在高考这场公平的竞争里,我们都一样

上清北2019-04-23 18:1166164

作者:清华大学 曾昊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来自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曾昊,现在大二在读。结束高考刚刚两年,我的学弟学妹也在今年结束了自己的高考,正忙着收获自己高中三年努力的成果。看着他们我也想起了我的中学时代。

寒门难出贵子?

       我的家乡在湖南的农村,从县城到家门口要中巴转摩托晃晃悠悠一两个小时 。父母都是中学文化水平,在外出打工之前也是地道的农民。从小学到初二结束那年暑假,我都在小镇的学校度过——三两个班级,一个年级一百来号学生……我以为世界就是学校方圆几里的鸡毛蒜皮。

       后来一个年轻支教老师告诉我,外面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精彩。我想我也许该出去看看。

       那年暑假我就搬到县城,顺利入学初三。可当我发现班上的同学知道那么多我不知道的;当我第一次被点名回答问题时只能低头说不知道沉默;当我的方言和大家的不一样……失落和恐慌第一次让我不知所措。接下来的各个学科考试不出意外惨不忍睹。那一年我卯足了劲,慢慢赶上大家的步伐,最后到中考,我以全校第一的拔尖成绩成功进入重点高中,也是全班唯一一个。

我的高中时代

       我的学习经历是一段“不断打怪升级”的过程。

       中考的顺利过关没有让我赢得这场游戏的最终胜利,只为我打开了一个更难关卡的大门。从全市拔尖进入这所学校的都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能够留在这个群体也许就值得自豪,但我的目标是最后通关——考上清华。我的理想和当时的我的能力之间,差距大得让我看不见方向。高一的时候大家都经历着从初中到高中的痛苦转型,但我经历了初三一年的魔鬼训练早就习惯了高中的作息和自主的学习模式,所以第一次考试我就拿到了全年级第一的成绩。但埋在骨子里的隐隐作痛的自卑还是让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以前遥远的目标和我也只隔三年,突然临近的压力让我顿生倦意。

       迷茫——高一的我就用忙碌压制恐慌。

       到了高二大家熟络起来,高中生活中的诱惑和繁多的选择让年轻的心也有了除了梦想之外的更多向往。这个时候我们要处理同学关系、为分班思来想去……各种考试各种活动搞得我们焦头烂额,精力的分散导致成绩的不稳定。一些小小的问题都在我一遍遍的反刍中被无限放大,离奇青春中的荒唐事情也轮番上演……尽管对即将到来的高三浑然不觉,色彩浓烈的高二还是不知不觉过去,留下学习上多不胜数的漏洞和隐患。

       浮躁——高二的我也曾经历抉择和苦涩。

      刚刚进入高三的复习阶段,高二浮躁的余孽还在整个班级肆虐——大家下课了都会疯成一团,无心学习。尽管我隐隐感受到高考的压迫,但还是放任自己融入这个氛围。然而老师的警告和部分同学的带头作用马上让我们沉下心来。复习的时候老师会细致进行知识点和题型的讲解,我们也会老老实实跟着老师的步伐查漏补缺;同时我们会找到和自己步调一致的同学互相监督刷题——既有约束作用还能为紧张的学习增添乐趣……这个时候我们也主动追求按高考要求规范答题和卷面,同时还开始练字既能增加卷面分又能作为高强度脑力劳动的调剂。在这样紧张但是井然有序的氛围中,我们很平静地迎来了高考。

关于学习方法

       在高一高二的学习过程中,我会尽力提高自己的自主性,保证老师课堂上将要讲的知识是我已经预习过的。这样课堂上和老师互动可以更加顺畅,也能保证自己理解知识点的时候不会出现延迟;课后的训练我给自己定的标准比较严格——最多的时候,我一门理科科目的资料多达五本(尽管后来自己发现很多是重复的,并没有必要),这样保证在短期没有复习的情况下也能对知识点保持清晰的印象;大量的训练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可供积累的错题素材,这个在后期复习的时候也是宝贵的经验教训来源。高三复习阶段,除了稳扎稳打的一二轮复习,我会打磨自己的考试技巧——这个除了必要的模拟训练,还需要自己在各个题型的专门应对方法上勤动脑筋,避免盲目刷题,合理分配自己高三时期有限的精力。在心态方面,要正确认识同学之间的关系。高三时期要争取和同学形成默契的合作和良性的竞争关系,这样能够避免频繁考试中成绩波动带来的心态影响;但是要有自己的认识,不能随大流进行盲目训练。

后记

       最后的结果应该算是正常发挥,但能够考上清华归功于一路上帮助我教育我的老师、理解我支持我的父母和陪伴我鼓励我的同学。尽管人人生来不同,但是高考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公平的机会。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没有什么不可能。

声明:本文作者曾昊,版权归华大智学所有。若需转载请及时联系小编进行授权,如有侵权我们将进行法律追究。